2016年3月21日,由郑商所组织,国内相关投资机构、相关媒体和期货公司人员参加的“2016江浙棉纺织行业调研”来到了本次活动的 站--江苏省张家港市。考察团先后组织了张家港保税区纺织原料市场座谈会,参观了当地一家纺织厂,有关调研略记如下。
一、保税区棉花销售式微。截止2016年2月底,张家港保税区棉库库存仅为3.2万吨,较上年同期显著下 降。目前保税区棉花品种主要有澳棉、美棉、巴西棉和西非棉。每月销售量2000-3000吨,销售半径少有超过一百公里。棉花贸易很难进行,贸易商家数锐 减。还在坚持经营的贸易商也将主导品种调整为羊毛、亚麻、PTA等。另据介绍,南通保税区外棉数量较张家港显著为大,数量在20万吨左右。按照本次抛储先 抛外棉计划,该批棉花将被列为首抛对象,预计将对当地棉花市场形成一定压力。
二、大厂收缩产能,高支纱生产为主。当地一家大型棉纺企业(厂本部规模50万纱锭左右),已经将厂本部产能 压缩至尽,仅剩一两车间生产。外部生产厂主要在河南、山东,生产保持50%开车已属不错。附近江阴几家棉纺企业还在生产纯棉纱,但产品主要以60、80等 高支为主。这些企业前几年收购兼并或合作的外协加工厂已被陆续剥离,棉纺规模已不如前,厂本部由于企业家底尚厚,维持生产不成问题。周边某市某大厂,由于 技术、管理 ,专一生产门槛壁垒较高的高品质高支纱,效益稳定。前几年收购重组的其他外部棉纺厂也被逐步放弃,棉花需求总量亦不如前。有的大厂,前几年 移师国外办厂,靠低价原料、低工资、低纱价与国内企业竞争,生产得以保持。但由于去年进口了较多高价外棉,牵制了企业经营效益,本年度棉花消费也将削弱。
三、氨纶纱为主,产品结构已经转型。据介绍,张家港当地棉纺织企业产品结构80%以上已经将原来的纯棉纱转 为氨纶包芯纱,氨纶纱21S价格目前在22000元/吨左右,利润在2000元上下。产品主要销往广东及本地。订单量尚可,企业经营比较正常。原料采购主 要使用巴西、西非等外棉,少有新疆棉。企业负责人表示,如果低价抛储,使用新疆棉纺织没有问题。企业正在观望抛储进展情况。原料指标方面主要关注长度、断 裂比及马值。棉花库存量小,纱线库存一月左右,且敢于赊销。即使保税区企业,经营负担仍然较大,要承担5%关税、17%的增值税和其他税费,刨除税费后, 企业净利有限。
四、抛储事大,影响棉价。上周是国内棉花信息爆炸期,各项政策陆续出炉,对市场影响重大。一是,发改委公布 抛储计划,抛储考虑市场状况,抛储成为未来常态,抛储时间推迟至4月中旬。抛储时间推迟成为近几天市场反弹的主由。抛储成交数量造成的影响成为市场焦点。 一种意见认为,抛储成交数量少,抛储不出笼,仍为国库,是为利多。一种认为,抛储成交少,棉花库存不减,是为利空。一种认为,抛储成交多,涌向市场是为利 空。一种认为,抛储成交多,需求多,是为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