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我国长丝织造产业稳中求进,拓步向前

作者: 发布于:2017-04-11 点击量:

  4月10日,由中国长丝织造协会、海安县人民政府主办,江苏海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承办的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化纤织造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江苏海安举行。

  本次会议以“结构优化、创新提升、绿色发展”为主题,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徐文英,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经济学家左小蕾,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会长王加毅,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协调司正司级巡视员、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贺燕丽,中国长丝织造协会副会长廖梦虎,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韩平,海安县委常委 、海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卢忠平,海安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勇华等领导及嘉宾出席了此次会议,协同众多纺织产业上下游企业代表、专家、学者,共商行业发展大计。

  “十二五”期间,纺织工业贯彻落实《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年)》和《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重点组织实施“十大类50项关键技术和110项适用技术”,在纤维材料、纺织、染整、产业用纺织品、纺织装备、信息化各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实现了全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开发能力整体提升。在纤维材料技术、纺织品加工技术、产业用纺织品技术与应用、节能减排与资源循坏利用以及纺织两化深度融合、纺织科技支撑体系与标准化建设等领域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发展和突破,科技成果显著。

  就“十三五”我国纺织工业发展规划来说,有五大重点任务:

  1、加强纺织科学基础研究;

  2、实质推进行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

  3、加快适用技术应用推广;

  4、优化完善纺织科技协同创新体系;

  5、加强标准支撑体系建设。

  中国纺织行业要坚持走科技发展、科技创新的战略路线。加强纺织产业智能制造顶层设计、明确目标定位、理清发展路径和完善效果评估工作;制定行业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加大行业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和支撑技术的研发,制定智能制造相关标准;以提质增效和市场化运作为目标,推动纺织产业链主体制造技术由自动化、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型发展;加快推进行业智能制造平台建设,提高智能化集成运用水平;加强纺织产业智能制造人才队伍建设,积 拓展智能纺织复合材料新的应用领域。

  近年来在市场持续低迷的形势下,长丝织造行业及时采取措施,取得了许多可喜成果和卓有成效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优势资源进一步集中;技术改造稳步推进,装备水平得以提升;绿色环保措施基本普及;产业链延伸做出有益尝试;产品开发丰富多彩等方面。

  作为行业协会,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一直坚守为企业服务的宗旨,在组织调研、开展活动、制订标准等方面做出诸多努力。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调整期,我们必须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坚定不移地推动整个行业向科技、时尚、绿色产业发展,保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工信部备案:沪ICP备19013553号-15   网站地图